禾苗和她们的朋友_禾苗和她们的朋友 第9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禾苗和她们的朋友 第94节 (第2/2页)

美名其曰“我家老大在沪市混得还行”。
  但周杨知道,也有等着看他热闹的意思,看看他非要往外面闯,闯出了个什么。
  他本来是想着多承包两辆车,正好最近也可以贷款,但赶上老吴手里头有车要卖,那就可以换条路子走。
  这年头,拉人哪有拉货挣钱,但风险也不是一个量级的。
  哪怕是国道上,路抢的事也是屡禁不止。
  但风险和收益并存,说白了,只要能挣钱的事,大家还是情愿做一做的。
  既然亲爹开口,周杨也是想证明一下的能力。
  他开出租车几年,也不是什么人脉都没积累下,恰恰相反,不管是来沪市干嘛的大老板,基本都是打车出入。
  会说话的凭着帮人牵线就能挣不少中介费,他从这上头挣的都快和正经工资差不多,自然也知道哪些人有货运需求。
  说真的,只要有车,现在生意就跟找上门似的,一点不用愁。
  但难就难在车上面,尤其是这种淘汰下来的二手货,老东西就是实在,修一修都跟新的似的,还能再用个十来年,价格却便宜一大半不止。
  也得是懂行的人才能买,不然一不小心能被坑得裤子。
  像苗苗,就不大懂什么车不车的,问道:“那你钱够用吗?”
  周杨大手一挥,说:“跟银行借就行。”
  他手里头的东西算一算全拿去抵押,也颇能当点事。
  苗苗刚跟姐姐给家里买了房子,现在也是囊中羞涩,说:“可惜我没钱。”
  有钱周杨也不能借到她头上,他不甚在意道:“将来会有的。”
  年纪轻轻,一切大有可为。
  苗苗意气风发地捏着拳头,说:“将来我会成为老师那样的大画家。”
  周杨故意问道:“哲学家不行?”
  苗苗诧异看他一眼,说:“念哲学不挣钱的。”
  当然,名画家们穷困潦倒者也多,但她的老师赵千可以说是春风得意的佼佼者。
  她做的一切都出于爱好,以前是有父母供着她学画,以后她会用画画养活自己的哲学。
  甚至,她已经是做到这点。
  周杨心想,念哲学的人估摸着也很少提钱,她这样的恐怕是少数中的少数。
  但恰恰是这些有别于大多数人的特质,叫她更加可爱起来。
  他说:“没事,你不用为钱愁。”
  有些语焉不详,苗苗看他一眼,思绪又被路边的包子吸引过去,咽口水说:“玉米糊糊应该配大肉包子的。”
  她这张脸才更像肉包子。
  周杨按捺住蠢蠢欲动的手,说:“买,给你买俩。”
  刚出炉的烫手,苗苗也只想吃一个她“呼呼”吹着气,说:“还是现在的生活好。”
  年纪不大,说起以往居然这样感慨。
  周杨只得附和道:“以前一到月初就得到处买供应。”
  供销社、粮油店、肉菜站,前一天夜里头就开始大排长龙。
  他比喻道:“比你们那回买门票的人都多。”
  苗苗分析道:“因为大家生活好起来,居民愿意为衣食住行以外的、为自己提供娱乐的东西消费,证明了……”
  说话也一股子哲学味。
  当然,周杨也弄不懂这是不是哲学,是他主观的个人臆断,但不妨碍他愿意听,听得还津津有味。
  苗苗觉得他目光里的热烈太盛,说:“你好像我的粉丝。”
  周杨噗嗤笑出声,说:“那方大师什么时候开讲座,我去听?”
  苗苗居然认真算起来,说:“研究生、博士、留校、评教授,估计要四十。”
  到那时候,她也有可以跟大家表述观点的资格了。
  周杨好像是头一次听她说起对未来的安排,道:“你想留校?”
  苗苗沉吟片刻,说:“我只适合学校。”
  如果必须有一份工作的话,这好像就是她要走的路。
  周杨了然,觉得他这话也有道理,毕竟不管分配到哪里,光是人际关系就够吃一壶的,在大学里读书、教书,反而是最简单的了。
  不过他也说:“你要是不想上班,可以以画画为生。”
  苗苗自己也想过,不过沉痛道:“那样我退休怎么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