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太子殿下她要了 第85节 (第1/2页)
两人从担心——看呆——震惊:“哥,大姐怎么会爬得那么高?” 殷淑好半晌才找到自己的声音,彼时殷语已经爬到了离树顶不过半个身子的距离。 殷滔傻傻地点了点头:“哥也没爬到过那。” 就见殷语把灯笼挂在了树顶,随后动作利落地往下爬,不多时就落了地:“哥,二妹妹,你们俩的灯笼要不要我来挂?” 殷滔和殷淑:“……” 结果毋庸置疑,殷语的灯笼自是挂得最高。 直到赏完月让几个孩子都赶紧回去歇下,恩平侯夫妻才起身回了屋。 侯夫人站在窗前看天上的圆月:“老爷,刚才看滔儿和淑儿争着挂灯笼,妾身就不由自主想起了他们两人还是孩童时候的日子。” 自从殷语回来,侯夫人得知殷淑的父母将两个孩子调换之事后,心中对殷淑难免还是会产生怨怼的心情。 可转念又想,殷淑有什么错呢? 孩子被调换的时候,她不过也只是个襁褓里的婴儿。 哪怕是她的父母再可恶,孩子终归是无辜的。 更不要说将她养在膝下十多年,带给他们做父母的多少欢乐。 而今殷语回来了,三兄妹相处和睦融洽,侯夫人心中的那些怨怼,慢慢地散去了不少。 恩平侯听了侯夫人的话,想起今日在衙上刚得到的消息,沉沉地吁了口气。 “夫人,语儿回来后,为夫不是让人去当年那处破庙附近的村子里打听情况吗?今天终于找到了知道当年情况的人。” 侯夫人倏地一惊:“老爷,当年究竟是怎么回事?” “淑儿的亲生父母都是江湖中人。”恩平侯缓缓道来,“那天夜里,夫妻两人就是为了躲避仇家的追杀逃到了破庙中。他们为怕淑儿出事,便将咱们的孩子调换了去,然后将语儿藏在了佛像的背后。” 派出去打听的人是在离破庙不远的一处村子里找到了一个老人,而那个老人正是当年的唯一知情者。 “那对夫妻因为被追杀,隔日天未亮就偷偷离开了破庙,哪知跑到山的另一侧时,依旧没有成功逃离。彼时仇家追来,将那妻子杀死,丈夫抱着妻子滚落山崖,最后被山崖下的一个樵夫救起。” “丈夫那时也只剩下了一口气,他将身上所有积蓄给了樵夫,交代了他两件事。第一就是叫那樵夫尽快去山上的破庙救佛像后的婴儿,第二则是让樵夫将他们夫妻一同埋葬。” “樵夫匆匆去了破庙,却不见佛像后有婴儿。”恩平侯道,“遂便将夫妻俩葬了。” 侯夫人闭上眼睛,手捂着胸口,久久不语。 她曾想过千万次,若是见了殷淑的父母,定要报当年害了语儿的仇。 哪怕是淑儿不谅解,她也忍不下此事。 现在却听说仇人早在当年就死了,一时脑中思绪纷杂,难以平静。 “哪怕是被仇家追杀,他们又怎能做出让咱们骨肉分离的事?若真是担心自己的孩子,也可以请我们替着养,而不是……” 第111章 余毒未清的秦王 侯夫人意难平,恩平侯何尝不是? 而今得知了真相,空有一番使劲打在了棉花上的无力感。 仇人已逝,除了去坟前骂上几句外,旁的他们什么都做不得。 父母之罪,无关子女。 况且养育了十多年的孩子,虽有些小娇蛮但心地不坏,如今和语儿又处得好。 尤其是近些日子,殷淑对殷语那种打心里的崇拜和维护,夫妻俩都看在眼里。 殷语再过数月就要嫁做太子妃,而殷淑也到了要订亲的年纪,今年兴许就是一家五口难得团聚在府的日子。 夫妻俩情绪复杂地相依在窗前,齐齐望着夜空上的圆月,久久不语。 清芷院里。 殷语回来不多久后,就被燕煜拉着上了屋顶赏月。 今天是皇室中秋家宴,燕煜刚从宫中过来,正仔细地给殷语讲着宴上发生的各种琐事。 两人讲了不到一刻钟,身后就传来了季宗扮各种禽类的怪叫声。 燕煜的脸色一点一滴地阴沉下来,最终忍无可忍地扭头:“季、宗。” 想刷上一个月的恭桶就直说,他现在就可以成全他! 季宗忙不迭地从树上飞到屋顶,小心翼翼道:“殿下,宫中传来讯息,皇后娘娘召你进宫一趟。” 燕煜:“???” 他不是才从宫中出来,走的时候分明没见母后有事找他的意思。 想是被他的眼刀刮得后脊发凉,季宗不自觉地缩缩脖子:“殿下,属下并不知具体何事。” 燕煜深吸口气,无奈地放开了殷语的手:“阿语早些歇息。” 将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