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章 天选之路 (第1/2页)
被打击了一下的何青伟,和顾松兜兜转转地找到了新西方的中关村校区,总算是又打起了精神。 没办法,接下来他要扮演一个非常需要演技的角色:顾松的老爸。 在课程报名咨询处,何青伟那是费劲巴拉地要了一堆资料,了解各种课程的计划和价格。这时的新西方还没有牛比到后来必须先交钱报名才能试听课的阶段,何青伟愣是一副很谨慎的姿态带着顾松听了两节课。 顾松全程卖蠢配合他。 在课堂上,何青伟听得比顾松认真多了,看他认认真真地记笔记,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一个复读了七八上十年仍然不肯放弃的有志青年。 虽然没办法拿到最详尽的讲师管理制度,但多少能看出些端倪。 听他上完了课之后又在那严肃地表示需要回去跟孩子母亲商量一下,后面如果觉得课程孩子不适应可以怎么样调等等,顾松也是有些佩服他的演技。 走出新西方的大门,顾松打趣道:“父亲大人,您觉得怎么样?” 何青伟抽着烟,有些气馁:“名不虚传啊,不知道金牌培训能不能走到这一步。” 想着此时方兴未艾的教育市场,顾松搂着他的肩膀:“何哥,有我在,可以的!” “牛得你哦!” “晚上9点多的车,还有一点时间,干啥去?”顾松瞅着2001年的燕京街头,一时也不知道可以去哪里逛逛。 反正快到饭点了,去吃西门烤翅吧! 顾松打电话跟骆西归一说,就领着何青伟过去了。 路过燕大西门外的报亭,顾松忽然想起谢茵然的旅游梦想,他微笑着有了一个点子。 嗯,在她懂事一点之前,先给她留下些莫名其妙的印象吧。 他在何青伟不明所以的表情中,买了一张燕京大学的明信片。坐在烤翅店的桌子上,却不知道上面该怎么来写。 想了半天,最终提笔写下:“第一个脚印,2001年秋,在燕京。等你长大,再一起来这里。” 写的是自己家的地址,寄到那边家里还不知道会引起怎样的波澜,就先自己藏着吧,有个邮戳就好。 何青伟问:“这是做什么?” “留个纪念,激励一下自己!” “当我眼瞎啊,等谁?” “偷看别人明信片,何哥你怎么这么无聊?” “不行啊,我是你的父亲大人,身为监护人,我得关注你的思想状态啊。” “你还来劲了,那我没钱用了,给个百八十万零花可不可以啊爸爸?” “靠,服了你的脸皮了。”何青伟到底架不住节操早就喂狗很多年的顾松。 11月的燕京已是深秋,三人开开心心地撸完一顿烤翅,顾松就结束了匆忙的第一趟燕京之旅。 躺在卧铺上的顾松忽然想到灰太狼的台词,看着渐离渐远的燕京灯火,想着下一次再来这里,会以什么样的姿态。 …… 顾松在武湖就先下了车,反正周一不用去学校上课。 没跟郝秋云说,他直接跑到电脑城漫游者的铺面。 郝秋云正埋头打电话:“你先把一家拿下,这样跑一圈递名片作用不大。直接送一台机器过去,让老板试,比价。你新面孔,只发个名片谁记得你?” “你先这样去做,我不跟你多少了,有电话进来。” “喂?发50台到广昌?你这么猛啊,订金收了没?……好好,我马上安排。” 挂掉电话她抬头正要叫人去调车发货,看见顾松笑眯眯地看着她。 “你怎么来啦?”郝秋云倒有些意外,“今天不用上课吗?” “我现在有特批了,一周只上3天课,刚从燕京回来。”看她好像搞得很好,顾松心情特舒适。 “你倒是有闲情到处潇洒去了,累死我了。昨天刚把人撒到周边地市去,你后面时间多了些,来帮忙啊!”她一边埋怨着,一边去填单子。 “现在有没有什么问题?” “大问题没有,就是四面八方的消息汇过来,有点乱。”填好单子,她叫了店里的一个小姑娘,让她递到杜千山那边去。 顾松说:“我白天在这呆一天,你不管我。前天匆忙定下来这么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