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9节 (第2/3页)
是广东张链造反,建立飞龙国,嘉靖帝派俞大猷去讨伐反贼,抗倭大军暂时失去了俞大猷这个良将。 幸好,天不绝大明。第三个抗倭名将戚继光出现了,戚继光最初在山东登州、即墨等地抗击北方的倭寇,有丰富的经验,后来俞大猷被投入死牢,西南急缺大将,戚继光就来到了南方,在金华义乌等民风彪悍之地招募军队,建立了戚家军,专门围捕各地的倭寇团伙,颇有成效。 戚家军之凶悍,堪称倭寇猎人,倭寇们刚开始还负隅顽抗,后来干脆打都不打了,看到戚家军的旗帜拔腿就跑,戚家军在后面穷追不舍,倭寇们就像赶鸭子似的,被赶到了一处,一举歼灭。 这一次,几处倭寇被戚家军追到了兴华城郊外。 倭寇为躲避戚家军,开始攻城,想要进城躲避戚家军的围剿。兴化县军民一心,连同过路的商贩都自发登上城墙抗击倭寇。 就连魏采薇这种江湖郎中也加入了抗倭大军,她成为了军医,医治受伤的官兵百姓。 外头炮火、枪声震天,魏采薇从未有过这种打仗的经历,她在帐篷里用铁钳子抠出伤员身上的血淋淋的子弹,耳边全是各种惨叫,仿佛身陷地狱。 魏采薇投入的治疗伤员,努力忘记在城头和倭寇交战的汪大夏等人,默默祈祷他们都不要出现在帐篷里。 不知过了多久,魏采薇在给一个伤员缝合的时候,听到外头有人叫道:“倭寇退了!戚家军来了!” 兴化城一片欢呼,打开城门,有百姓出城给戚家军送饭食,闻到饭菜的香气, 魏采薇这时才发现自己汗流浃背,饿得快要站不稳了。 战争已经结束,伤员还在增加——一些轻伤不下火线的人终于放下枪来到这里。 魏采薇匆匆灌下一碗粥,继续给轻伤员治疗。 “禾大夫,快,过来看看我家官人!”一个熟悉的声音声音响起,是汪大夏,不,是陆缨有事! 魏采薇回头一瞧,见丁巫扶着满脸都是血的陆缨。 丁巫忧心重重,陆缨糊着一脸血还安慰众人,“没事,死不了,皮外伤而已。” 陆缨的左颊被流弹擦伤,从左边颧骨到耳朵一条豁口,连皮肉都卷起来了。 魏采薇赶紧洗了手,给陆缨清理缝合伤口,缝了二十几针,左边的侧脸就像爬了一条黑蜈蚣,已经破了相。 丁巫问道:“会留疤吗?” 魏采薇点点头,“我有生肌祛疤的伤药,会减轻疤痕。不过,想要彻底消除是不可能的,用脂粉遮盖,应是看不出来。” 陆缨说道:“没事,有疤更好,家里人就不会总是催嫁了。” 丁巫看着陆缨受伤的脸,心疼不已,他捏紧拳头,“都怪我……” 原来众人在城墙和倭寇激战的时候,白莲教的花兄弟乘人不备,调转枪头,把目标对准了丁巫! 丁巫此时正在墙头对倭寇放枪,陆缨已经放了一枪,蹲下来装填火/药和子弹,看到了要放暗枪的花兄弟。 来不及装填子弹,也来不及提醒丁巫了,陆缨一跃而起,扑倒了花兄弟,枪声响起,子弹打在了城墙上,而陆缨的脸也在跃起之时,被倭寇的流弹擦脸而过,破了相。 陆缨忍痛将花兄弟生擒——不能杀他,杀了他就钓不出白莲教铁牛这条大鱼了。 与此同时,汪大夏正把花兄弟拖到油菜花田里,用魏采薇掏子弹的钳子施展酷刑,严审花兄弟,为何对丁巫放暗枪。 在生生用铁钳子拔掉第四颗牙齿之后,花兄弟终于招认了。 原来,白莲教教主赵全对有三娘子当靠山的丁巫不满,觉得这样下去迟早会被丁巫夺去教主之位,于是假装答应丁巫来江南为三娘子收罗宝物,暗中吩咐心腹,在混乱时找时机杀掉丁巫,然后栽赃给真正的倭寇。 汪大夏听了,反手就是一个巴掌,“难怪昨晚商船遭遇倭寇的埋伏,大家都要往后退,回到兴华城,只有你坚持要往前头走,你认识那帮倭寇对不对?甚至埋伏也是你暗中和倭寇勾结设下的,昨晚用在小帆船里藏雷撞击我们船只的倭寇就是铁牛,是不是?” 花兄弟矢口否认。 汪大夏又拔了四颗牙齿,鲜血喷溅到金黄的油菜花上,花兄弟终于含血承认了,“是他,那个剃着阴阳头、腰间挎着长刀、不穿裤子的就是铁牛,他是个假倭!这几年拿着教主给的本钱和火/器,做着海上走/私和打劫的买卖,把货物弄到万货商行等店铺销账,是教主最大的财源。” “我在扬州港的时候就与他的手下暗中接头了,告诉他教主要借刀除掉丁巫这个眼中钉,还有顺风号商船里有人参、鹿茸和古董这种珍贵的货物,在大船开到镇江段时设下埋伏,把商船引到埋伏圈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