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7节 (第3/3页)
正经外祖父,小皇孙的外祖家是裕王妃的娘家,您有什么资格要求见他?不妥不妥。” 裕王府小皇孙已经一岁多了,嘉靖帝依然没有给唯一的小皇孙赐名。 李伟嘟囔道:“我以前又不是见过小皇孙。” 李大郎连连泼冷水,说道:“那是裕王妃脾气好、是侧妃在王府一直守本分,让您见过几次。别把例外当常态,咱们李家在皇室眼里还是不入流。” 李大郎写了帖子,只说父亲想见侧妃,不提小皇孙。 裕王妃定了腊月初四,李伟如期而至,从西角门入,到了李九宝的院落,把刚得的玉观音献宝似的给了女儿,谎称道:“……这是得知侧妃怀孕之后,我买了一块好玉,要巧匠赶工完成的,请高僧开了光,最灵验不过,侧妃每日拜一拜,定能一举得男,母子平安。” 李九宝这一胎怀向有些不好,魏采薇精心调养才保住了,瘦的厉害,怀孕五个月,肚皮才刚开始现怀,裕王也为了这一胎求神拜佛,后来果然保住了,裕王和李九宝都觉得菩萨显灵,如今看到李伟请的玉观音,正中了李九宝的心。 李九宝接受了父亲送的礼物,还留父亲吃中饭。 李伟眼睛瞥向门外,“小皇孙今日不在侧妃这里啊。” 李九宝说道:“他近日有些咳嗽,我身体又不太好,王妃就把他接到正院里照顾。” 李伟忙问:“小皇孙没事吧?” 李九宝说道:“无事,魏大夫来看过来,说冬天屋里太暖和干燥,有些上火,连药都不必吃,炖了雪梨水给他喝,王妃说他好多了,就夜里咳嗽两声。” 李伟放心下来,吃了中饭,李九宝打发他回家,裕王妃也赏赐了一些东西。 李九宝把玉观音拜上,每日都拜一拜,求孩子能够顺利生产。 过了两天,腊月初六,李九宝夜里睡觉,觉得身上发痒,痒到受不了,起床点燃蜡烛对着镜子仔细一看,吓得一哆嗦:她身上起了一个个小脓包般、半透明的疱疹,以几乎肉眼的可见的速度扩散开来,已经蔓延到颈部了,身上还开始发热。 啪的一声,镜子落地,李九宝惊慌失措后很快镇定下来,“快,把魏大夫请来!” 作者有话要说: 时间轴又拉了一年,真凶即将付出水面,又要开始复仇啦。老实说,舟这个文发盒饭还真不多,遥想舟的胡善围、斗起来的时候经常团灭,没几个人活到最后。还有大晋如此多娇,写八王之乱、亡国公主、衣冠南渡什么的,盒饭多到令人发指。相比而言,这个文死的人是最少的,就是太费爹了。 第192章 见招拆招 子夜, 北京北城,鼓楼西斜街,甜水巷。 魏采薇依然住在汪府隔壁的小楼里, 只是不用给未婚夫交房租了。 一年前, 她和汪大夏婚期将至, 却传来噩耗, 汪千户生不见人, 死不见尸, 处于“失踪”状态,且凶多吉少, 八成要守三年孝, 所以婚礼没有如期举行, 婚期推迟。 所以, 魏采薇和汪大夏虽有夫妻之实, 却依然没有夫妻之名,还是定亲的未婚夫妻关系。魏采薇本来在什刹海有大房子,但是为了方便治疗受惊的汪大秋, 也为了等汪大夏,她一直住在这里,没有搬家, 只是把所有的嫁妆都般过去了。 汪大夏在弟弟汪大秋醒来后,得知父亲的船只遭遇倭寇袭击,当即就辞别了未婚妻, 只身南下,去走访经常和倭寇打交道(打仗)的戚家军和俞家军,海底捞针般寻找抢劫官船倭寇的踪迹。 这一寻就是一年,汪大夏时不时捎信来京城报个平安, 交代一下最近的进展,一年都不曾回京城。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甚至南澳都有他的足迹,最远还去过琉球岛,像个猎人一样有耐心的追逐着自己的猎物,绝不放弃。 魏采薇怎么也没有料到,她费心心机、匿名给锦衣卫写举报信,提前捅破白莲教巢穴所在,结果只是延长了汪千户三年的寿命。 上一世死于白莲教的炸弹,这一世死于倭寇的枪下,每一世都死于非命,就像宿命一般。 汪大夏辞别她南下追凶寻仇时,魏采薇痛心疾首的看到他眼里的光消失了。 魏采薇知道,他表面放诞不羁,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内心其实在乎父亲的。上一世,目睹父亲被炸重伤、获罪革职被抄家,在风雪中被逐出家门,活活疼死,不治而亡,受到打击的他愤而挥刀自宫,发誓复仇。 这一世,虽未亲眼目睹父亲的死亡惨状,但这种生不见人,死不见的尸的状态更加折磨人。 只不过,这一世父亲再出事,汪大夏无论身心还是权力地位都变得强大了,他不需要挥刀自宫走极端,也能凭借以前积累的功劳和人脉,去追查打劫官船的倭寇们。 但是那一抹天真有邪、无忧无虑、总是傻乐的光在他眼底消失了,魏采薇保护了三年的那一束光,还是因父亲之死而消失了,她又心疼,又愤怒,恨不得把压箱底的家伙全部亮出来,将倭寇毒死一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