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3节 (第3/3页)
道:“我们的人分散在各处必经之路,一旦发现严世蕃逃下山,就以红色焰火为信号, 告知严世蕃方向,我们一起做了他。目前还没有发现焰火,看来严世蕃还缩在金殿的太和宫,我们上去以营救之名找他。” 今晚只有一个目的, 那就是杀了严世蕃,为汪千户复仇。 当然在魏采薇心里,也是为惨死的姐姐和蒙冤而死的父亲复仇。 严世蕃,马上就是大年三十,要过年了,咱们的账可不能再拖了。 三人拾阶而上,沿路皆是一片胡乱,武当山的冬夜寒冷,在寒夜里值夜的侍卫们就没有不吃夜宵的,魏采薇把蘑菇磨碎,投到热汤面和取暖的酒里,侍卫们觉得今晚的汤面格外鲜美,还越吃越精神,越吃越兴奋,连汤汁都喝尽了。 还没放下碗,他们就觉得心情莫名的愉悦起来,集体陷入了幻象,仿佛耳边起了一阵仙乐,四周变得不再寒冷,春暖花开,群鸟鸣唱,有仙人从云间飞来,翩翩起舞,他们情不自禁的跟着仙人一起跳舞,扭腰摆臀,瞳孔放大,目光呆滞,露出傻笑。 这下把送饭的武当山伙夫们吓坏了,赶紧去值房把睡觉的侍卫们叫醒,侍卫们在梦中惊醒,还以为进了刺客,慌忙冲过去,却看见同袍们一个个放下兵器,在寒夜里起舞,怎么叫都叫不醒。 他们那里见过这种场面?都以为中了邪或者鬼附身,纷纷拍开各个道观的门,要武当山的道士们起床做法驱邪。 武当山五百多个道士们赶鸭子上架,纷纷使出各自的本事,有画符的、舞桃木剑的、杀雄鸡喷鸡血的、杀黑狗取狗血的,一盆盆传说中纯阳之物的鲜血泼向跳舞的侍卫,皆是无用。 一个个陷入幻境的侍卫们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舞照跳,不如跳舞,干啥都不如跳舞。 有的处男道士甚至不顾羞耻,当场脱裤,朝着妖孽附体的侍卫呲童子尿! 三人从紫霄台出发,一路上山,穿过黄龙洞、爬上百步梯、进入分金岭、到了太和宫。 沿路皆是一片混乱,到处都飘着朱砂绘制的黄符、鸡血和黑狗血的血腥味、童子尿的尿骚味,堂堂道教圣地,乱哄哄的就像菜市场。 不过,幸亏武当山够乱,三人的上山路几乎畅通无阻,无论是放飞自我、尽情舞蹈、把自己摇成乘风破浪的海草的侍卫,还是忙于施展法力降妖除魔的道士、还是被这一幕吓得惊呆的侍卫都没有留意逆行上山的三人,还以为他们仨是去救驾的。 更何况,魏采薇还模仿当年道士蓝道行在紫禁城里装模作样除黑眚的架势,挥舞着桃木剑,学着脚踏七星的步伐,一边走路一边念着北斗大神咒: “北斗七元,神气统天。天罡大圣,威光万千。上天下地,断绝邪源。乘云而升,来降坛前。降临真气,穿水入烟。传之三界,万魔擎拳。斩妖灭踪,回死登仙。天地玄宗!敕妖灭行,急急如律令!” 魏采薇手中桃木剑所指之处,汪大夏就配合着往那个方向扔一个摔炮仗,啪啪啪炸的直响,还有火光四射,好像真的在做法,场面很是漂亮,看起来比泼鸡血、呲童子尿要“仙”的多。 就这样,三人一路“施法”,来到了天柱峰的太和宫。太和宫的顶端也就是武当山的最顶端——金殿,玄武神供奉之地。 武当山顶太冷了,原本严世蕃和景王在金殿祭拜玄武神之后要下山去驿馆休息,明日打醮时再上来,但是追命毒师突然逃跑,还一直没有抓到,严世蕃和景王都担心下山路上不太平,就干脆夜宿太和宫。 由于太和宫要簇拥金殿,宫殿的东西北三个方向皆依山而建,修筑高大的围墙,围墙之下全是悬崖峭壁,没有落脚之处,除非插上翅膀才能飞进来,只有南门一个入口,是武当山最高、也是最安全的宫殿。 严世蕃和景王都是惜命之人,都不想发生一点闪失,两人龟缩在太和宫。 到了半夜,太和宫突然闹来了,严世蕃和景王都被“闹鬼”的喧哗惊醒——他们是贵人,都不用值夜,所以都没吃到魏采薇加了料的夜宵,都早早睡下做各自美梦。 两人都是坏事做尽之人,乍一听到闹鬼的动静,心下害怕,赶紧要太和宫里里的道士驱邪。 道士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种朱砂描绘的符篆在太和宫上空飘扬,可是无论道行多深的道士,都无法让侍卫们停止跳舞。 所有的符篆都失灵了。 这一群侍卫就像集体穿越到了五百年后的京城三里屯里的夜店里,追寻着心里的声音舞动着肢体,跳个不停,好像有个无形的dj在金殿之上不知疲倦的搓着碟片。 环绕着太和宫的围墙成了震耳欲聋的音响,跳舞的侍卫除了音乐,对外界的一切都没有反应,就像被乐符控制的牵线木偶,不由自主的摇摆着身体,集体蹦迪。 严世蕃和景王躲在一个楼阁里,通过窗户看着太和殿发生的一切,景王对着金殿防线跪拜道:“玄武神!我的好祖宗!求祖宗显灵,驱除邪祟,救救你们的后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