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5节 (第2/2页)
心,许是今日郭知府心情不好,明日我再去拜访一次。” 刘康摇摇头:“多谢殿下好意,明日无需您去拜访,下官亲自去!” 那可不行! 楼喻叹口气:“刘校尉虽常年驻守边关,但想来也知道,朝中文官与武将素来不算和睦,程将军与郭知府又素无往来,郭知府恐怕……还是我去为好。” “殿下大恩,刘某没齿难忘!”刘康心中感动非常,躬身一拜。 楼喻连忙将他扶起,有点心虚,总觉得自己是在欺负老实人。 翌日,楼喻又去“拜访”郭知府,足足两个时辰才回来。 面对刘康焦急的眼神,他咕咚咕咚连灌两盏茶,开口道:“刘校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个?” “好消息!” 楼喻笑道:“我好说歹说,郭知府终于同意借盐了。” “当真?那可真是太好了!下官谢过殿下!要不是殿下义气助我,恐怕下官很难办成此事!” 刘康是真心实意地感激楼喻。 之前送粮已经让边军上下对庆王世子心生感激,如今世子又不辞劳苦、不顾脸面地去求郭知府,刘康不由感慨万千。 即便皇帝昏庸,即便朝纲紊乱,可他们大盛还是有希望的。 有庆王世子这样高节清风之人,大盛不会倒! 楼喻淡淡一笑:“先别急,还有一个坏消息。” “殿下请说。” 只要能借到盐,能让兄弟们活下去,什么坏消息他都能接受。 楼喻皱眉道:“吉州是不是有煤矿?” 刘康点头:“的确是有的。” 他们到了冬季,有时也会用煤石烧火取暖。 楼喻轻叹一声:“郭知府说,借盐可以,但他需要煤石。” 刘康毫不犹豫:“这没问题!他想要多少煤石?能借多少盐?” 他们军营距离矿脉不远,那地儿都是边军的地盘,吉州知府压根不会管,也不敢管。 营中上下兄弟都是挖煤的好手,用煤石换盐完全可以啊! 利益交换,没毛病。 他利落的态度让楼喻放下心来,看得出,边军对煤矿拥有绝对的掌控权。 这样他就可以不用跟吉州知府打交道了。 楼喻不由笑了:“那可真是再好不过了。这样,庆州每月给你们足量的盐,用来换取煤石如何?” “只要郭知府同意,咱们边军没问题。” 不就是挖煤嘛,只要能换盐,挖煤算什么! 楼喻道:“郭知府说,这交易毕竟是私下进行,就不用签订契约了,我也认为咱们之间不用讲究这些,对不对?” “殿下所言极是,您放心,只要兄弟们还有力气,一定不会忘了挖煤!”刘康强烈保证。 两人高高兴兴定下每月交货量以及交货期限后,楼喻好生招待他一番,才亲自将他送到北门外。 刘康看着清俊朗阔、琼枝玉树般的世子,胸腔处莫名有一股意气翻涌。 他牵着缰绳,抱拳正色道:“殿下,日后但有差遣,刘某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楼喻笑意溶溶,拱了拱手:“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刘校尉,三日后阳乌山外破阵亭,可别忘了。” “哈哈哈哈,殿下放心,三日后,下官必定在亭外静候!” 刘康言罢,潇洒上马,扬鞭往北而去。 回城后,楼喻吩咐人取盐装车,三日后送到破阵亭。 以后有边军提供煤石,他就可以不用到处从外地高价买煤石了,省钱又省时,太好了! 另一边,霍延领四千人抵达三斤坡外五里地,派斥候前去打探敌情。 片刻后,斥候返回禀道:“统领,属下已经打探清楚,眼下三斤坡匪众一半占据坡上,一半占据金雀岭。” 也就是说,三斤坡跟官府正在休战。 入京时,三斤坡匪众两千余人,自从郑义买矿赚钱后,三斤坡越发势大,而今已发展到三千人。 霍延这次带了四千人,若是连三千匪徒都对付不了,他就可以不用当这统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