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8节 (第1/2页)
楼喻不可能一直呆在沧州亲自监督重建工程,他目前不是很信任范玉笙,不如就让楼蔚当他的代理人罢。 楼蔚是沧王,身份摆在那,范玉笙是个聪明人,不可能无视他。 再加上“韩昀”总领庆、沧两州军务,有庆军在沧州驻守,谅他也不敢轻举妄动。 范玉笙没有拒绝的必要:“下官一定与沧王共理政务。” 他忽然想起什么,问道:“殿下,那些叛军俘虏该如何处置?” 叛军共六千余人,死亡一百多人,伤数百人,叛军中的大小首领皆已被斩,剩余一些小喽啰还能算得上劳动力。 楼喻道:“让他们做工赎罪。” 计划书里有许多工程都需要人力去完成,这些叛军身负罪孽,让他们去干苦力最合适不过。 范玉笙明白他的意思,道:“殿下在计划书中有写,准备修建一条从庆州通往沧州海港的官道,可是要用上他们?” 修路是很苦的,一般人真干不来。 楼喻颔首:“这条路从庆州工业区直达沧州海港,眼下正是冬季,先让他们夯实平整土地。” 等春夏之际,再用水泥和砂石铺出一条公路。 要致富,先修路。 等路修好了,沧州和庆州的关系将更为紧密,他对沧州的掌控将更加有力。 楼喻不是拖泥带水的性子,与范玉笙商定后,便吩咐下去。 古有“髡发”这一刑罚,就是将犯人的头发剃掉,以此惩罚他们的罪行。 楼喻让人将六千俘虏的头发全都剃光,一是为了惩罚,二是为了防止滋生跳蚤,三是便于区别俘虏与寻常百姓。 是以,只要沧州百姓看到光头的人,就知道他们是叛军俘虏,让他们无时不刻不受到唾弃。 这六千人全都被戴上脚镣,在工匠的指挥下,开始修整道路。 做完这些,楼喻决定返庆。 沧州北门。 楼蔚依依不舍拉着楼喻袖子,苦着脸道:“阿喻,你能不能再住一段时间?我不想你离开。” “蔚兄,以后我会常来的。”楼喻笑眯眯地拍拍他的肩膀,“咱们见面的机会还多着呢。” 他语重心长地交待:“你跟在范玉笙身边要好好做事,有什么不明白的尽管问他,他要是怠慢你,你就写信告诉我,我替你骂他。” 楼蔚被他逗笑,笑完之后,又默默看着他良久,忽然上前一步,一下子将他抱住。 “阿喻,谢谢你。” 楼蔚埋在楼喻肩窝处,声音闷闷的。 楼喻轻拍他单薄的背脊,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 “蔚兄,我没有你想的那么好,我帮沧州,也是因为有利可图。” 他不想再骗这个心地纯善的少年了。 楼蔚松开他,摇首真诚道:“阿喻,别说什么有利可图,你们庆州的兵和钱粮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你对沧州的帮助我都记在心里。” 楼喻心中仿佛有暖流淌过,很是熨帖。 他笑着道:“我走了,你多保重。” “你也保重。” 楼蔚一直站在城门口,目送他身影远去,久久不愿离开。 “王爷,您不必伤心,喻世子以后还会来的。”阿大安慰他。 楼蔚露出一个微笑:“阿大,我一定不会让阿喻失望的。” 回到庆州,楼喻让人叫来方临。 方临现在一看到他心里就发毛,乖乖地向他行礼。 见他如此乖巧,楼喻不由失笑:“范玉笙是沧州新任知府,你知道的吧?” “我听说了。”方临老实道。 他心里面藏着太多好奇与疑惑,可他啥也不敢问。 郭家父子的下场犹在眼前,方临哪里还敢肆意妄为? 楼喻淡淡道:“范玉笙点名要你去沧州,你去不去?” “啊?”方临猛地抬起头,以为自己听错了。 楼喻耐心道:“他正缺得用的助手,你要不要去?” “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