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男频搞基建_第24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1节 (第1/2页)

他看向霍延。
  霍延会意,开口道:“西北军目前统帅是汤诚,颇有野心。”
  一个野心勃勃的统帅,手握八万大军,如何能没有想法?
  楼喻道:“太子侧妃汤氏与汤诚是亲戚,暗部传来消息,太子很有可能在汤氏的帮助下,伪装混出了城。”
  因为史明闯入东宫后,唯有太子和侧妃汤氏不见了。
  杨广怀道:“殿下的意思是,太子有极大可能通过汤氏的关系,逃往西北?”
  “不错。”楼喻颔首,“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
  但不得不防。
  这也是庆州现在不能轻举妄动的原因。
  就算现在攻下京城,也不过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太子才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届时“勤王”便也只能是“勤王”了。
  李树问:“殿下,既然天圣教和越王都在扩张,那咱们是不是也应该……”
  “哈哈,你说得没错,”楼喻问,“依你之见,咱们应该先收服谁呢?”
  与庆州接壤的有三州,吉州、宜州、沧州。
  这三州目前来说,楼喻对其都有一定的掌控力。
  再往外一圈,便有江州、湖州、定州、莱州。
  越州在京城南边,与庆州隔了不少州府,暂时还碰不上,不存在争抢地盘这种事。
  西北军就更不必说了。
  李树挠挠头:“湖州?”
  湖州位于沧州西南,与沧州接壤,他们可以从沧州深入湖州,夺取湖州城池。
  湖州没有藩王,便也无皇权利益之争。
  楼喻笑了笑,又问杨广怀:“先生以为呢?”
  “攻取湖州自然可以,不过也可以同时劝归宜州和吉州。”
  “如何劝归?”楼喻问。
  杨广怀回道:“殿下姓楼,实力雄厚,宜州知府为人识趣,吉州知府谨小慎微,只能投靠殿下。”
  而今反贼当道,愿意奉反贼为主的有识之士必定不多。
  他们会自发寻求一个强大的主公投奔。
  皇室血脉是首选。
  毕竟是正统,大家建功立业更喜欢师出有名。
  “杨先生言之有理。”楼喻颔首道,“着周满、何大舟各自率千余人奔赴宜州、吉州府衙,最好和平劝归。”
  “是!”
  会议结束后,庆州便进入备战状态。
  所有人都拧成一股绳儿。
  庆州老百姓知道外头局势紧张,也清楚世子殿下要“勤王”,遂纷纷加班加点,就为了给庆州生产出更多的物资。
  就在周满和何大舟要出发劝归时,楼喻收到了吉州边军来信。
  信是温岐写的,意思很明确:吉州边军上下,皆听君号令!
  边军也是军,他们除了驻守边疆,当然也能参与“勤王”。
  吉州边军有四五万人,目前大盛边关稳定,边军就算只抽调出一万人,那也是帮了楼喻大忙。
  边军都投诚了,吉州知府自然也带着守城驻军一起投诚。
  反正庆王世子是皇室正统,投奔他并不算背叛朝廷。
  吉州彻底成为楼喻的地盘。
  宜州知府洪岩本就是软骨头,能在乱世中抱上一条金大腿,何乐而不为?
  一听庆州这边派兵过来,立刻献城归顺。
  五月十五,庆王世子楼喻发布《讨史明檄》一文,号召天下有识之士一同讨伐反贼史明,匡乱反正,扶正祛邪,重振法纪,整顿朝纲。
  檄文一出,四海为之震荡。
  后沧州知府范玉笙、宜州知府洪岩、吉州知府郎平皆发文应召,入庆王世子麾下,听其号令。
  楼喻之名,终于响彻天下!
  消息传到越州,越王愣了好一会儿,又笑又哭道:“原来咱们楼家也不全是孬种!”
  越王本以为只有自己一个人偷偷招兵买马,没想到这世上还有另一个人有此野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