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男频搞基建_第25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7节 (第2/2页)

之忧!
  只要他们努力干活,以后的日子将会越来越好。
  楼喻说到做到。
  政策发布的第二天,湖州府衙就运作起来。
  段衡派遣衙差小吏,不辞辛苦地走访受灾区域,运用新式登记表,将受灾情况一一登记标明,核实后再发放适当物资。
  当然,其中也有贪婪的赖皮想占便宜,企图暗中买通走访的小吏,侵占不属于自己的物资。
  但赈灾政策有监察机制,一旦发现,必将受到严惩。
  还真有小吏被收买,给一个赖皮做了不实登记。但在监察机制下,他的行为无所遁形。
  该小吏立刻被罢黜职位,并缴纳罚金,一辈子不得再录用。
  甚至被当成反面典型,贴在湖州府衙新设的公告栏上,每天接受众人的指指点点。
  简直就是大型社死现场。
  搞得小吏在城里根本待不下去,只好躲去了乡下。
  任何世道,光与影都是并存的,阳光不可能照到每一个角落。
  楼喻没办法也没工夫去彻底防范,他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
  经过实地考察和测算,农部和工部一起为湖州规划出一套水利工程建设的方案。
  经楼喻同意后,两部便与湖州府衙对接,就所需原料、何时建设、如何组织劳工、劳工报酬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商讨。
  在楼喻的培养下,吕攸和沈鸿等人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他们的效率意识也在楼喻的影响下不断提升。
  这种高效率的办公模式,令段衡等湖州府衙上下官吏极为感佩。
  在治理州府上,楼喻如今只负责提供大政方针,剩下的事情都交由手下官吏去办。
  官吏们根据他的方针政策,进行组织安排,完成每一阶段的进度后,就会以报告的形式呈交给他。
  只有在过程中遇上难以解决的阻碍,他们才会请示楼喻。
  楼喻作为掌控者,只需要询问进度、翻阅报告、检查漏洞、牢牢把控方向,不用像以前那样事必躬亲。
  湖州已在他统治范围内,剩下江州、定州、莱州,该如何攻取?
  江州道风盛行,江州知府当初能率领驻军力抗流匪,保住江州城池,算得上是一个有能力的官。
  定州有个藩王,声名不显,根据暗部消息,定王没有什么进取心,倒是有些随波逐流。
  但毕竟是藩王,也是皇室血脉,不可能楼喻发文号召,他就立刻归顺,总要摆一摆架子。
  至于莱州,和庆州相隔一个宜州。
  楼喻去京城时路过几次,跟其它州府相比,并无特别之处。
  莱州知府到现在都没有主动投诚,大概是在左右摇摆,不敢做出选择。
  楼喻分析了三州的情况,制定了一个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将湖州城“天降罚雷”的事迹在三州进行宣传,传得越神异越好。
  第二步,将征召书送至三州府衙或藩王府,诚邀他们一同勤王。
  第三步,以上都不奏效,那就打!
  三步走战略定下后,庆州立刻动员起来。
  自庆王世子发布讨伐檄文后,大盛各方势力都在关注着庆州的一举一动。
  之前听闻楼喻要劝降湖州,大多数人都觉得这事儿不太靠谱。
  段、裘二人的性情加上湖州易守难攻的地势,这绝对会是一场硬仗。
  除非庆军以十倍于湖州驻军的数量攻城,要不然不可能拿下湖州。
  可是万万没想到,庆军不过在城外打了不到半天,湖州城竟然就开门投降了!
  虽然理论上庆军在湖州驻扎了两三天,但真正攻城确实只有半天不到啊。
  这怎么可能!
  所有人都震惊了。
  直到“天降罚雷”的事迹传播出去。
  什么?庆王是真龙天子?湖州拒不归顺惹怒了天神?
  什么?因为庆王世子仁慈,所以天神只是轰了城墙以示警告,并未伤及无辜百姓?
  什么?如果他们再不归顺,天神也会降下罚雷?
  不!我不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