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0节 (第2/2页)
同学。 纪秋实今年19岁,过了12月底,虚岁就20岁了, 杨家的女儿杨梧桐自然也已经满18岁了。 “大嫂这么快就定下来了?”这速度太快了, 这才半个月,就让两个孩子定亲了? 定亲了那结婚也就快了, 18岁就结婚? 在楚怡看来,18岁还是孩子呢, 在现代, 18岁都还在读高三呢。 “还只是定下亲事, 结婚应该还要等, ”纪仲川说,“大嫂应该打听得都差不多了。” 要等应该也不用等多久。楚怡心想。 纪秋实和杨梧桐定在了腊月初八定亲, 婚期在来年的五月中,过了年还就还剩3个月。 这时候纪秋实也20岁了。 除了楚怡觉得年纪太小之外,其他人都没觉得有什么。 “大哥大嫂是19岁结的婚。”纪仲川低头和她解释, 比纪秋实还要早一年呢,身边人的情绪波动, 他是能感知到的。 “那他们才38岁?”楚怡在心里换算纪仲川和纪仲河的年纪, 这最大和最小的相差7岁, 是正常的, 不过……她一直以为纪仲川的几个哥们, 都已经四十多了。 现在被纪仲川这么提出来, 她才察觉, 原来这么年轻? “大哥都四十二三了。”春华和秋实是在他们结婚后好几年才出生的。 楚怡恍然大悟地点点头。 杨家住在镇上,杨梧桐的父母也都是农民,家里除了杨梧桐, 还有三个儿子,杨梧桐是最小的那个,家里五个大劳动力,可以预见是能挣出一份好家底的,更何况,杨家的三个儿子,都还没结婚。 其实楚怡觉得挺神奇的,从李秀兰打听回来的消息得知,杨家最大的儿子,22岁,比纪秋实大三岁,还没说亲,杨家的父母不急? 但她看李秀兰对春华秋实挺急的。 或许可以说,这是两家不同的婚恋观?但这就是神奇之处了。 定亲了算是半个亲家了,纪老大家给杨家的彩礼是三转一响,三十二条腿,除了这些,还有20块钱礼金。 这是包圆了,面子给得足足的,本来李秀兰想着三转、大床,大衣柜、橱柜、梳妆台再加10块钱礼金就成了,这大彩礼也有纪秋实要求的原因,村里还没哪家能有她家准备的这么好,杨家也很满意这个彩礼,但纪二兴说这是纪家孙辈的第一件大事,必须得隆重,正式。 所以,彩礼包圆了三转一响、三十二条腿,在原来的基础上,多添了收音机、写字台、大沙发还有10块钱。 因为衣柜橱柜之类的家具,还需要准备,所以定亲的时候,就先送三转一响到未来的新娘子家。 定亲当天,最开心的当然是准新郎纪秋实,带着家里的一群兄弟姐妹,一起去新娘家下定,剩下的彩礼家具,还需要等一段时间。 阿福人小也要跟着去,他跑到纪秋实面前,看着面前的二哥,奶声奶气地道喜加毛遂自荐,“恭喜二哥!二哥,等你和二嫂结婚那天,我可以帮你们滚床!” 一阵无言之后,送礼队伍中爆发出一阵爆笑。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纪秋实大声地应了一声,这就算玩笑,也无伤大雅,身上的李秀兰紧接着摸了个红包,弯腰递给阿福。 阿福接过了,还有模有样地拱手朝李秀兰道谢,“谢谢大伯娘。” 楚怡:“…………” 楚怡也不知道阿福从哪学的这些礼仪,还知道朝人拱手道谢。 她看着人群中的小儿子,揉了揉脸,想去把他抱出来,但是刚动,就被纪仲川拉住了手。 她回头看,男人说:“随他吧,待会就没那么多人了,秋实要带着人出村了,”他顿了顿,用空余的另一只手,指了指人群中的一处高地,那上面站着一个人,拿着一个相机,“我们去那看看吧,李师傅应该是在拍照,我们去看看能不能蹭一张照片,距离上一次我俩拍照,可是隔了好几年了。” 这话说得没错,两人上一次合照,还是在大宝八个月的时候,后面无论大宝还是阿福拍照,都是和他们两人中的一个拍,两人再合照就都是全家福。 楚怡两头看看,犹豫:“可是阿福……” “阿福有人看着呢,大宝也在他身边,”纪仲川出言安慰,“这小子也是精明的,可招人稀罕了,你别担心了。” “好不容易两个孩子都不在身边,剩我们两个,可要好好休息一下。” “……” 纪仲川拉着楚怡往外走,楚怡跟着他的脚步走,她看着越靠越近的李师傅,“李师傅怎么来村里了?” 还拿着相机来,那肯定就是来拍照的。 纪仲川沉吟了一下,想起来一个事,“说起来,今晚村里有电影看,应该是这个原因。”当然也不乏其他原因。 楚怡哦了一声,看着人群高处的李师傅,站在高处的李师傅似有所觉,定睛一看,相机镜头对准了楚怡的方向。 楚怡眨了眨眼,自顾自地说,“李师傅刚才拍的镜头,好像是我们。”也不管纪仲川有没有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