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节 (第2/3页)
、当年的两位好友,均已离开人世。 海洋在地球上存在了上亿年。相比之下,人类只是短寿而弱小的生物。幸好历史和文明都可以薪火相传,功在万古千秋。 沈昭华收慑心神,声调放缓:“你刚才说,你不想被归类到极少数的一部分,这是什么意思呢?你只想和普通人相处吗?” 林知夏轻轻眨了一下眼睛:“我和普通人的思维方式可能不一样,我正在仔细地观察他们。可是,这个世界上,又有哪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呢?我们最大的相似处,就是我们都各有不同。所有人的灵魂都是平等的。” 截至目前,沈昭华差不多明白了林知夏的意思——林知夏的兴趣在于挖掘未知世界。而且,她不想被任何人束缚。 像林知夏这个年纪的小孩子,一般都会对成年人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崇感。 但是,林知夏不太一样。她似乎认为所有人生来平等,灵魂共通。 倘若“知识”是海洋中的鱼群,林知夏就是一艘捕鱼船。她徜徉在辽阔的海面上,广泛撒网,捕获各个学科分门别户的庞大鱼群。 她习惯于依靠自己,迎着风浪,扬帆起航。 她不需要掌舵人。 沈昭华理顺思路之后,措词直白地解释道:“学术需要交流,学术思维也需要锻炼。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你不可能永远考虑周全。除了基础科学,你大概也读过哲学。林知夏,你的天赋太好了,你的心地还很善良,我特别欣赏。我想看到你发光发亮。你还没察觉,未来是属于你的。” 林知夏被她夸得脸红。 沈昭华还说:“人在每个阶段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你看我,今年六十七岁,我的想法就和十年前不同。我建议你先跳级去初中竞赛班……省立一中的初中竞赛班,全市最拔尖的初中生都在那儿,你先考进去,体验体验竞争的氛围。等你闲来无事,你就来我们大学里转一转,我们组里的博士生都很乐意和你交流学术。” 林知夏的脑袋稍稍偏了一下。 显然,她正在谨慎地评估沈昭华的提议。 沈昭华略一思索,还对林知夏采用了激将法:“你要是害怕一中竞赛班的压力,保持现在的步调也不错。你年纪还小,选择面多广阔啊。” “我才不怕呢。”林知夏小声地说。 沈昭华立刻留了一个手机号。 “省立一中校长的电话号码,”沈昭华告诉她,“你想跳级,可以直接联系她。” 林知夏随口问道:“沈老师,你认识省立一中的校长吗?” 沈昭华叹了一声,如实回答:“她是我的女儿。” 省立一中的校长…… 明明是个很体面的职位。 然而,沈昭华的语气里,略带一丝怜悯和惋惜。 沈昭华甚至把自己的女儿当做了反面教材,用来激励年幼的林知夏:“你一旦选择了科研的道路,最好不要中途放弃。我家的孩子全都放弃了,没有一个人坚持到最后。” 林知夏使劲点头:“我不会放弃的!” 沈昭华蹲在了林知夏的面前,伸出一根小拇指:“我们俩拉个勾?” 林知夏毫不犹豫,立刻和她拉勾:“拉勾,上轿,一百年不许变!” 沈昭华笑容满面:“一百年不许变。” “科研是我一生的追求。”林知夏许诺时,态度庄重,像是在宣誓。 澄澈灯光落在地上,实验室仿佛一座神圣的殿堂,翻涌的水浪化作一曲赞歌,咏唱世人的光辉和理想。 第23章 g小调进行曲 沈昭华的研究组里,共有十七个学生。近两年,他们开始招收兼职的实验室助理。 沈昭华单方面地宣布林知夏通过了她的面试。她送给林知夏一张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