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国手级医女 第122节 (第1/2页)
“咚咚咚!”医馆的门被敲响了,“云大夫在吗?” 季昀松和云禧一怔,来人声音尖锐,有点像宫里头的太监。 第111章 升官 季昀松开了门, 来人果然是太监,而且是乾清宫的大太监,名叫李唯忠。 他把人请了进来, “云大夫在家, 李公公请进。” 李唯忠道:“小季大人, 咱家就不进去了, 婉仪公主着了凉, 发高热,太后娘娘请云大夫走一趟。” 说是婉仪,但应该是皇上。 云禧一边收拾行医箱, 一边道:“李公公,孩子晚上离不开我, 我想让小季大人带着孩子陪我走一趟,可以吗?” 郑太后的话不无道理,瓜田李下,还是防备些好,以免舅甥间闹出无法收拾的惨剧来。 李唯忠迟疑片刻,到底同意了。 云禧把王妈妈叫过来, 把丁婶子的药交给她,由王有全驾车, 随李公公一起进了宫。 乾清宫。 云禧一到, 郑太后就着人把她叫了进去。 李健明和一干御医正胆战心惊地守在寝殿外, 一个个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见到云禧, 李健明松了口气, 迎上来几步, 介绍道:“云大夫, 皇上感染风寒十几天了, 如今恶寒发热,无汗,咳嗽气急,吃了十几剂汤药,始终不见大好。” 云禧颔首,“多谢李院使,民女明白了。” 嘉元帝病重,责任大抵不在御医,而是皇上公务繁忙,始终得不到休息,导致感冒一直不好,乃至于感染了肺部。 一干人一起进入寝殿,给太后娘娘和躺在暖炕上的嘉元帝行了大礼。 郑太后瞧了季昀松和豆豆一眼,问云禧,“病情李院使介绍过了吧,云大夫可有法子啊。” 嘉元帝睁开眼,有气无力地说道:“母后,朕不过睡了一会儿而已,您和云大夫怎么就来了呢?咳咳咳……” 他惊天动地地咳了起来,最后头一歪,往小宫女拿过来的痰盂里吐了一大口痰。 郑太后道:“皇上那是睡一会儿吗,我看你是烧糊涂了。”她朝云禧招招手,“云大夫过来,快给皇上看看。” 云禧快步过去,先看一眼嘉元帝吐出来的痰——白色且稀。 然后在一只镶嵌着青玉和贝壳的杌子上坐下,切了切嘉元帝的六脉。 脉浮紧,皮肤温度较高,至少在三十八度以上。 额头无汗,淡红舌,苔薄。 云禧起了身,“风寒闭肺,肺气失宣。大抵是皇上忙于国事,无法休息,所以风寒久治不愈导致了病情加重。” 她把李健明择了出去。 李健明感激地看了她一眼。 郑太后道:“御医们也是这么说,哀家不怪他们。但无论如何热得退下去,云大夫有法子吗?” 云禧问李健明:“三拗汤李院使用过了吧。” 李健明道:“皇上服两剂了。” 云禧点点头,中药起效慢,炎症难以在短时间遏止,高热也就不会退。 要想快速退烧,需要退烧药加抗生素。 不过……嘉元帝烧得并不严重,用退烧药有些浪费,不如直接用消炎药。 云禧思索再三,终于拿定了主意,问道:“皇上晚膳用了吗?” 李唯忠摇摇头,“皇上一直睡着,不曾用晚膳。” 那就更好了。 云禧道:“请倒一杯温水,不要多,一杯底就够。” 一名宫女立刻照做,端了过来。 云禧从箱子里取出一只小瓷瓶,倒出四粒螺旋霉素胶囊放在手心里,说道:“太后娘娘,皇上,民女手心里的药世上仅此一瓶,极为珍贵,味道也非常非常非常苦,所以……” 嘉元帝轻笑几声,“朕又不是三岁孩子,难道还怕苦不成。” 郑太后道:“为何仅此一瓶?” 云禧道:“因为配方不明,民女尝试过分析,但完全搞不清状况。” 郑太后道:“让太医院的御医们看看。” 云禧眼里闪过一丝笑意,“也好。” 她让宫女取来一张干净的纸,拧开胶囊,把药倒在上面,对李健明说道:“李院使请,几位御医请。” 几位御医信心满满地走了过来,看到药粉后又纷纷傻了眼。 李健明道:“皇上,太后娘娘,微臣等确实无法辨识,形貌、气味,微臣等人都很陌生。为安全起见,微臣肯请皇上再给微臣一点时间,微臣定能治好皇上的病。” 季昀松抱着睡着的豆豆走到云禧身边,轻轻碰她一下,摇了摇头。 云禧知道,他的意思是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