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国手级医女 第131节 (第2/2页)
没得到过任何证实,大家不断付出却始终看不到结果,焦躁在所难免。” “但我还是要说,尽管大家做了这么多,结果依然没有确定性。就像神农尝百草一样,没有一次次尝试,就没有今天的药典,没有一次次医治病人后的归纳总结,也就没有那么多可供我们参考的医书。” “以前的药典和医学典籍,诸位除了学习和偶有补充之外,做不了其他。但青霉素不一样,青霉素是大家从有到无,一点一点做起来的。只要此药成功,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是功臣。不然,宁老先生何以不计成本的加入进来呢?” 宁泽清连连颔首,“还要多谢云大夫给老朽这个机会。” 宁炎飞拱手道:“云大夫言之有理,在下受教。敢问,接下来需要咱们做什么?” 云禧道:“三点,每一点极为重要。第一,里面是梅毒病菌,有致病性,一定不要动它们;第二,每一只装青霉素的瓶子旁都有两只倒置的盖碗,不要正过来,有纸片的的是加了青霉素溶液,没有的则没有加,一组一组放置,绝不能弄混;第三,保证盖碗始终处在这样的温度下,持续三四天,第四天我再来。” “好。”宁炎飞看向宁泽清,“我把它们移到耳房去,那里房间小,暖和。” 宁泽清颔首,“可以。” 云禧道:“现在,请宁老先生和宁大夫、王大夫一起看看这些盖碗里的情况。” 宁泽清三人挨只碗查看一遍。 王一鸣道:“云大夫让咱们看什么?” 云禧道:“看看现在的状态,有个印象就成,其他的三天后再说。” 王一鸣笑道:“这个容易,云大夫放心,在下记性很好。” 云禧点点头,“就拜托诸位了。” …… 三天时间眨眼就过。 十一月二十六,云禧和季昀松一起出了门,一个去宁神堂,一个去面圣。 季昀松先送云禧上车,叮嘱道:“如果进行到最后一步,宁神堂参与的人就要有所选择了吧。” 云禧放好行医箱,回手掐掐他的脸颊,“没错,就是这样。你的东西也是,不能轻易给人看。” 他的皮肤极好,又细又滑,似乎从未长过疙瘩。 季昀松把她的抓下来,看看周围,笑道:“好,都听你的。” 他转过身,也上了马车。 两辆车一起出发,一个直接向东,一个先向北再向东。 季昀松是后者,大约一个半时辰后抵达乾清宫。 人将到,就被小太监请了进去。 正殿人很多,大约四五十人。 季昀松进入大殿,与杨道文、柳晔,以及工部两个脸熟的官员对了个正着。 他心里一紧,立刻明白了。 皇上怕自己糊弄他,所以把内阁、翰林院、工部,以及诸位上朝的大人们都叫来了。 他就知道,这个正五品没那么好做。 嘉元帝笑道:“小季大人到了,来来来,带着你的奏折到朕跟前来。” 季昀松深吸口气,定了神,稳稳当当地从众人让出来的过道中走了过去。 季春景面无表情地看着季昀松,二人目光相接,却没迸出任何火花。 只可惜,外人不会那么看。 无论和内阁的古大人、侯大人,还是翰林院一干官员,都从二人短暂的对视中脑补出一场兄弟即将阋墙的大戏。 “微臣季昀松参见皇上。”季昀松行了大礼,“吾皇万岁万万岁。” 嘉元帝道:“免礼平身。” 季昀松站起身来,“皇上,微臣已经拟好了章程,请皇上御览。” 李唯忠接过他手上的奏折,给嘉元帝递了上去。 嘉元帝一目十行地略过官样文章,最后落在清楚明白的几行话上: 一、制作温度计。 二、制作时钟。 三、制作玻璃。 四、提高钢铁品质,增加产量。 他一边看一边读,郎朗的男中音清晰地回荡在正殿上空,引起了一阵又一阵的骚动。 第121章 无效 嘉元帝把奏折放在御案上, 沉思片刻,问道:“陆大人,你以为如何呀?” 陆微拱手道:“回禀皇上, 时钟已经有了, 玻璃能造, 温度计臣不太懂, 只有最后一项是众望所归。” 他点评一番, 公事公办,不带任何私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