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高手在红楼 完结+番外_基建高手在红楼 完结+番外_20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基建高手在红楼 完结+番外_203 (第2/2页)

之间,没有既往疾病史,体格健壮的,可以成为工程建设者。这个人数最终还是超出预期,最后不得不限定,每户只能出一人,如果有两人同时符合条件的,便要留一人在家务农务工盖房子。
  贾放手下便有了一个相对年轻的“施工队”,他决心在修筑的过程中教授一些关于建筑施工的知识给这些成员,让他们将来也能成为优秀的工程建设者。
  目前青坊河是枯水季,河床正中只有大约五六丈宽的河面,河岸两边是大片大片的河滩。但是丰水季这条河流的宽度至少在十五丈以上。
  从这个角度看,目前的施工条件还是相当便利的。河中水很浅,一般也就没过膝盖,最深处刚到腰。
  贾放便指挥大伙儿先在桥梁选址的上游搭出一座“小坝”,让河水改道,改到贴近河流的右岸流动,方便施工队先把位于左岸的桥墩修出来。
  但是在修桥的材料上,贾放和工程队里几个有过搭桥经验的乡民意见不大一致。
  乡民们的主张是,在桥墩的位置前后堆起大石,然后在石块的基础上盖起桥墩——这是一种非常传统的筑桥手法。把不同形状的巨石叠加,用凿子和大锤改变石块接触面的形状,使它们严丝合缝,以达到稳固结合的目的。
  这确实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建筑方式,但它的问题在于:桃源寨附近缺少硬质的巨型石块,小型的石灰石倒是很多。如果一定要用大型建筑用石料,就必须从很远的石山采来——非常费人工不说,而且耗时,如果采取这种方法,这桥肯定没办法在丰水季到来之前完成。
  所以贾放的建议是,以水泥为粘合剂,修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桥墩。
  贾放把计划一说出来,施工队全傻了。
  “什么什么?水和泥……也能建桥?”
  “三爷,您这真不是开玩笑,您不是在说泥菩萨过江吧?”
  贾放只能耐心向他们解释:水泥,并是简单的水和泥,而是一种凝胶材料的名字。这种材料可以在空气中凝固,并具备一定的强度与硬度。
  “来,我们来做实验。”贾放一声令下。
  早在决定建设钢混结构的石桥之前,贾放就已经与河边砖瓦厂的老板商量过,让那老板帮着建了一座水泥窑,专门用于煅烧石灰石和粘土,将其制成石灰。
  第一批石灰粉烧出之后,贾放带人做了一个桥墩的等比例缩小模型,用几块木板为围成一个四方形的空心柱体,然后往里面浇灌和砂子、水混合在一处的石灰粉。
  “这不是和咱们老祖宗‘版筑’的法子差不多吗?”其中一个稍许有点儿建筑经验的工人好奇地问。
  “很好!”贾放表扬了他的发散性思维,“感谢你提供了一个对照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