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节 (第2/2页)
子爷,白麓书院到了。” 听到白麓书院到了,顾香凝哪里还能坐得住,第一个跳下了马车。 “这里就是白麓书院了吗?” 顾香凝喃喃道。 果然不凡! 就是远远地站着看,都能感觉到一股书香正气扑面而来。 白麓书院作为天下学子心中的圣地,占地自是不小。院墙雪白,松木成林,碧瓦凌空,不时地有身着青色素衫的学子怀抱书本穿梭于书院大门内外。 顾香凝想起前世自己读大学时的样子了,看得满眼羡慕。 大公子楚璟已见怪不怪。 他这小表妹与寻常闺秀不同。 “看到那块匾额了吗?便是圣上亲题的……”,大公子楚璟遥指着悬挂在书院正门上的一块黑底金字的匾额,给顾香凝介绍道。 顾香凝顺着楚璟手指方向望过去,果然见到一块黑色的匾额,铁画银勾般的四个有力的金字──白麓书院。 字很漂亮! 顾香凝很敷衍地看了两眼,心中的注意力便早就已经转移走了。 她的目光更多的落在了书院附近的巷子。 他们来得很巧,正是书院午休的时间。 偶有一些走读的学子,怀中抱着书本,从书院大门处出来…… 顾香凝微眯着眼睛。 她记得白麓书院离云居寺不远 而云居寺山下就是抱玉巷。 抱玉巷离这白麓书院很近,顾香凝不相信那里没有白麓书院学子租住的院子。 只是……顾香凝第一次出来,也分不清抱玉巷在哪里。只能勉强回想着地图上的位置,艰难地茫然四顾寻找判断着哪个方向有可能是抱玉巷。 顾香凝这幅模样,大公子楚璟只当她好奇,便好心带着她特意往近前处走了走。 周围的书生见有女子出现在白麓书院周围,都有些奇怪,可是,在看到跟在身边的大公子楚璟后,便都释然了。 怕是哪家贵人带着自家妹妹来沾沾书香的。 白麓书院名声在外,会有贵女向往,也是正常的。 想通了之后,书生们便已不再望向这边,而是,边往书院走边一起讨论着现如今的旱情。 “汉中郡今年大旱已有月余,情况没有半分好转不说,反倒好像已经越来越严重了……”,一名头戴书生巾的学子忧心忡忡地说道。 “是啊……今天早上我特意去北城门那里绕了一圈儿,已经有汉中郡的难民逃难到了京城外了……” “官府不是已经在施粥了吗?” “虽是如此,可是,那一天一碗的粥有什么用?最可恨的是就连这一碗粥,竟然还有人厚颜来抢……” …… 汉中郡大旱?! 顾香凝猛地停住了脚步。 …… 第13章 汉中郡大旱?! 是她想的那个吗? 顾香凝顿时浑身有些发冷。 差点忘了,她穿的这本书可不是什么太平盛世,而是,大萧由盛及衰的动荡年代。 弘德帝末年时,大萧上下奢靡成风、吏治混乱、朝政腐败、天灾人祸不断、又逢诸子争位、外患不停、战事频发…… 男女主角的爱情就是在这动荡的大背景下展开的。 最后,这一切的终结者是四皇子李承熙。 大将军袁天阔也凭借着从龙之功和四方征战成为了四皇子李承熙这位新帝的心腹重臣。 而这场旱灾就是拉开了朝中众位皇子争斗的序幕。 汉中郡大旱,几十万灾民流离失所,而天灾之下还隐藏着人祸。 太子派心腹早些年在汉中郡大批量地强取豪夺,以低价圈了大量土地再以高价佃租给当地百姓,致使当地百姓只能艰难渡日,当灾难来临后,连半点抵抗能力都没有,就迅速被灾难击溃,只能拖家带口,四处逃难。 下级官员瞒报、上级官员懈怠,等灾情真正被朝廷重视时,旱灾已经死了几十万人了。 弘德帝因此大发雷霆,不知多少官员被下狱罢渎,朝中也是第一次有了废太子的声音。 “顾表妹,你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