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郎画图 (第3/4页)
太子令人在以前种芝麻的地方搭一个棚,养几头极其普通的母马和公驴,随后又吩咐博望苑的人好生照看。 住在博望苑的几个剑客和游侠,其中一人见多识广,看到母马和公驴就猜出太子想养骡,也知道春秋战国时期,骡是供王侯将相玩赏的,便认为太子养骡也是用来玩。 那人又想到太子这几年做的事,认为太子不是沉迷玩乐之人,更想知道太子到底要干什么,那个游侠没事就往马棚那边去。 秋去冬走,又到一年夏天,太子每晚归家的时辰越来越晚。每日在长信宫上课的三个小孩也很难见到太子。 元封四年七月十二日,休沐日,三个小孩看到太子匆匆吃过早饭就往外走,一向不多话的大郎都憋不住问,“母亲,父亲近来忙什么呢?” “许多地方出现干旱。”史瑶道,“天热没雨还没水,最近热死了许多百姓。你祖父又跑去甘泉宫躲凉,朝中大小事都要你父亲处理,没发现你们父亲都瘦了?” 三郎:“孩儿看到了。孩儿一直想问出什么事了,每次都没说完,父亲就打断孩儿,没想到是因为干旱。” “我起先也没想到干旱还能热死人。”史瑶道,“早几日听你父亲说,我真希望世上有神仙,能求神降雨。” 大郎看来外面,烈日刺眼,“都有哪些地方出现干旱?” “我没问。”史瑶道,“这里的地名,地名所指的地方和我那时候不一样,你父亲说了我也不见得知道。” 二郎眨了眨眼睛,试着问道,“按照目前母亲这样说,岂不是庄稼全热死了?” “是呀。”三郎说着,突然睁大眼,“阿兄会做水车吗?” 二郎想一下,“我听说过,没见过欸。” “我见过。”三郎去过很多次江南,水车在江南随处可见,“我可以画出来,我跟你说那个水车怎么用,你能做出来吗?” 二郎瞪着眼睛说:“我连折叠椅都能做出来。” “嗯,二哥厉害。”三郎笑道,“吃饱了我就去画。” 史瑶忙说:“等一下,我也有事问你,三郎。” “母亲请讲。”三郎放下箸认真聆听。 史瑶:“我以前听说你亲自种过地,是真的还是老百姓编的故事?” “你还亲自种粮食?”大郎看向三郎,像看怪物一样。 三郎笑着点了点头,道:“是的。母亲想问什么?” “你知道现在用的犁很费劲吗?”史瑶道,“我隐约记得后来用的犁叫曲辕犁,我读书时讲历史的老师特意讲过。过去太久,我忘了那个犁长什么样,你还记得吧?” 三郎点头又摇头。 “什么意思啊?”二郎问道。 三郎:“我记得那个犁,不知道现在的犁什么样。” “没关系。”史瑶道,“我老师说现在用的犁不好用,把你知道的画出来。” 三郎“嗯”一声,喝完粥就去偏殿画水车和曲辕犁。 二郎在别的事上不如他兄和他弟聪慧机灵,甚至可以说很迟钝。在做木匠活这方面,三郎只和他说水车是怎么用的,二郎就画出了详细图。 从未见过和听说过水车的工匠拿到图也能把水车做出来,且安装好。向来觉得二郎除了木匠活,什么都不懂的大郎心生佩服,都没用三郎提醒,主动帮二郎递纸。 辰时左右,二郎开始画水车和曲辕犁,修修改改,还没到午时,二郎就已全部画好了。三郎和大郎把晾干的纸收起来,就把二郎好一顿夸。 二郎见大郎不是揶揄他,有些不好意思,推一下两人,“快给母亲送去啦。” “我们一起去。”三郎腾出一只手拉住二郎。 大郎主动伸出手牵着二郎另一只手。 以往都二郎拽他俩,第一次是他俩拉二郎,二郎觉得很高兴,把图纸给史瑶,二郎就对他兄和他弟说,“我们出去玩玩?” 大郎难得没数落他,也不看看外多热,“酉时再出去,现在外面很热。” “戌时宫门就关了。”二郎道,“我们申时就去。” 正在看图的史瑶抬头看一眼二郎,问道:“你想去哪儿玩?东市和西市都被你们逛遍了。” 二郎眨巴眨巴眼,小心翼翼的问:“想去远一点的地方。” “比如广陵王府,是吗?”史瑶替他说。 二郎摸摸脸,很是不好意思,“母亲同意吗?” “带上换洗衣裳,明天下午再回来。”史瑶道,“我下午会令人去告诉你们的几个老师,后天再过来上课。” 二郎大喜:“谢谢母亲。” “奖励。”史瑶晃晃手中的纸,“到了那里要听你三叔的话,不准和你四叔父一起胡闹。”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