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10) (第3/3页)
,这样轻浮的话语,他向来是张口就来。更让他意外的事,这名青年竟然不仅不排斥,还这么温顺主动? 于昊不明白他的意思,思考间也就没动静。 我理解错了?不应该坐这? 他还以为让他坐床上是贵族的怪癖。 于昊排除杂念,心以为还是行礼要紧,但屁股还没抬起来,走近的花千树就弯下腰,脸对着下方于昊的脸,观摩过后,笑道:也许我真该做点什么。 这么说完,他直起腰,居高临下道:抱歉,对于男子,在下还缺少经验,怕是要拂了公子美意。 这意思是 对花千树的语义恍然大悟的于昊顿时觉得自己被羞辱了,但明面上,他还是客气地起身作了揖,道:公子见谅,是敝人失礼了。 无妨。在下花氏,名千树,单字火,敢问公子尊姓大名?花千树的一只手背在身后,泰然问。 于昊保持抱掌的姿势,方才抬起的头再度低下:不敢让公子如此客气。敝姓于,名昊,字浩然。 在于昊眼中,用着谦辞的花千树依然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 世家公子们的傲气浑然天成。 浩然兄手持文章而来,是想投奔花府门下的吗? 于昊心里嘀咕:真是自来熟又直接。 是,先前多有冒犯,请公子恕罪。 无妨,不过遗憾的是,我家大人不收门客。 于昊顿时觉得自己空欢喜了一场。 那你为甚要让我进来?就为了羞辱我? 浩然兄不必多礼。 是。于昊弯了下腰后放下手,直起身。 不过我可以收下你,不知浩然兄意欲何为? 于昊抬头看他,道:公子可看过敝人手笔? 于昊不认为他收留自己是有什么正儿八经的目的。 看了。 如何? 花千树直言:难以及第。 于昊如受五雷轰顶。 依我拙见,文章虽用词谦逊,但藏在其下的咄咄之意显而易见,若是拿这样的文章参与科举,怕会惹得考官不愉快。 确实,这是于昊回忆着会试的行文复写的,也确实让他落榜了。 此中话道,贫者,富者皆求上,然贫者俞穷,富者俞富。富者之富取于贫者,贫者之穷乃于富者。富者虽富,不愿施其财;贫者虽勤,子孙之命无法改。浩然言以为要改善下层百姓的生活,须逐渐缩小穷富人之间的差距,并给出了不少不错的提议。然,你所言多从下层望上望,无法跳脱平民的思维,此虽可见你为民之心,而视角太低,使视野也小了。 富者非一日之富,贫者亦非百代穷。子孙的富足是先祖创业,再由几代巩固,若不善经营,可毁于一旦。贫富有别才使人勤。你说富人压榨贫民,某些富人确实如此,但如若官府清廉正派,必然不会视百姓的哀嚎于不顾品行的问题与财富无关。但若强求富人分享财富,那贫民坐着即可,何必勤作?九州有何来秩序?到时富人更不愿分出所有,穷人失去钱财和口粮,依然最先死去。 甲以为乙富,乙以己为凡。人生有追求,富求愈富并非不对,随遇而安那是没志气的人的做法,若是对方有理想,即便理想是富可敌国,又有何不可?君所言之富人,非仅商人矣,然官者之财富多不及大商,若强求分财,没有统一标准,不仅贫富难分,而且对士族不起大影响,反而指向商贾的矛头会加重。商贾虽多钱财,但位贱,地位低下,从古至今都为有什么好名声,强分其财以求平衡的条例若出,行商之人锐减,人口流动锐减,地域间缺乏交流,九州凝聚力骤减,这并非好事。 百姓生活的改善应从生产入手,若是粮食每每大丰收,人人都能有饭吃,便解决了温饱的难题,温饱解决了才去想小富,一步一步来才实实在在。 于昊听了,沉默良久。 我不是说要均财他想,却没有开口否认。 他隐约觉得有不对劲的地方,但一时受对方气场压制,提不出任何驳论。 花千树见他一副受了打击的模样,接着道:我只是从我看到的角度提出了这些问题。我非圣贤,我所述不一定是正确答案。 可也算鞭辟入里于昊心想。 既然你心怀苍生,我想你能做个好官。 于昊摇头:心怀苍生?我只是想让我,还有如我一般的人们能过上好日子罢了,出发点不过自身,并没有那么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