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121节 (第2/3页)
笑,“诸公放心,萧氏绝无强人所难之意。建书院,育人才,是为天下,也是时势所趋。世族倾尽全力,亦不可挡。 “世族所忧虑的无非是书院建成,育天下人才,彼时世族如何安身立命。 “说来,世族郎君也罢,女郎也好,都是自小耳濡目染家中规矩、礼仪,学识而长成。 “难道诸公以为,你们费尽心思养出的孩子,竟不及寒门庶士? “雍州颁布求贤令,求天下有能有才之人。说来诸位家中之人,可是极少执求贤令毛遂自荐,愿意为雍州效力的。” 突然提到这个话题,有人觉得很不好,非常的不好。 可是,萧宁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总结得来的。 世族对待求贤令的态度,一向不喜,更有人直言这份求贤令是坏大兴朝多年取才之法。 世族,他们都是长了一双势利眼的,想让他们轻易决定,将一家的前程尽付于一人之身,没那么容易。 “诸公可以慢慢衡量,雍州不急。但,诸公想好了,早做决定,早早同我萧氏一体,诸公才能如愿以偿。”萧宁将所有的事尽都挑明说了。 世族,他们现在该考虑的再不是如何阻止书院正式启动,而是他们,是不是要跟萧氏绑在一起。 “同路人,一路同行,助我良多者,绝不辜负。诸位,请再饮一杯。”萧谌给萧宁说话的机会,毕竟太过难听的话,他要是说出去,就没有余地。 萧谌并不急于让人立刻做下决定,好言相告,且让他们多作准备。想必他们会知道如何决择。 先是被萧谌的和蔼放下心中警惕,接着被萧宁直问立场,是否选定他们萧氏,心完全悬起。 眼下,萧谌出面,意有所指,谁能不清楚,一开始助人良多者,最后定是功劳最大者。 萧氏,事至于此,真真要倾尽一族之力,助之? 内心挣扎的人,见萧谌再一次举杯,面带笑容请他们一道共饮。答不答应萧氏是一回事,这杯酒,他们定是要喝的。 “你之前不是说有好东西要送给诸公吗?”酒入腹中,萧谌侧头询问萧宁。 萧宁忍住笑,板着一张脸道:“不算大事,只是手下有位先生十分了不得,竟然制出了上等好纸,不知诸公可有兴趣?” 纸啊,萧宁一直把这重要的文化传播的载体忘记了! 她忘了,有人意识到,不等萧宁反应过来,已经有人制出。 无人知晓萧宁在看到这纸时是多么震撼。 世族,他们能不为所动? 第66章 我欲征女兵 应着萧宁的话,这时候一群侍女捧着已经装订好的书,又或是洁白如雪的纸张步入。 是的,有纸了,萧宁哪能把印刷术忘了,赶紧亮出活字印刷术。纸和印刷术一出手,如此一来,雍州必为天下文化盛地。 “这,这......”看到婢女们手中捧着的东西,惊得一群人半天没反应过来,诧异地望向萧宁。 萧宁抬手道:“诸位可以仔细查看。这有笔墨,诸位更可一试。” 这大方的样儿,世族们再想挑萧宁的毛病,你倒是能挑得出来! 崔令跟萧宁打过几回交道,心知这不是一个假客气的人,赶紧上前一步,取其中一张纸,轻轻抚过,光洁无痕,雪白晶莹,不参半点杂质。 纸啊,不是说没有纸,但那厚重得根本无从下笔,笔落纸间,墨汁散开,面目全非的纸,能用吗? 故而读书人想用轻便的东西代替竹简,终是因为无可替代,只能一直用。 纸的手感叫崔令震惊,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纸上能不能写字。 崔令顾不上其他人,急忙将纸摊在案上,笔落墨间,再落于纸上,一个崔字成形,不见丝毫变化,这纸质,前所未见,闻所未闻啊! “敢问小娘子,这纸制之法可外传否?”崔令确实是个聪明人,聪明得迅速捉住重点,迫切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