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143节 (第3/3页)
。 有句话说得没错,做贼是会心虚的。 “小娘子,有些账来日再算也不急,今日众人聚集在此,望能得小娘子一番指点。”关键时候,总是有人出来给萧宁一个台阶下,也给那许多人一个台阶下。 “险些本末倒置了。”萧宁有些懊恼,似乎提到有些事太过情绪外漏,并不合适,这一刻也意识到情绪不对,赶紧收敛。 “凡雍州之地,我萧氏执掌之境,不问出身,不问来历,只问才能。凡有才而居之。何人不服,尽可与我萧氏较量,若能胜于我萧氏者,这天下自由你等说了算。” 萧宁放出这极其霸气之言,落在一众人的耳朵里,就差跟他们说,不服放马过来,但凡只要萧宁往后退一步,就算他们赢。 可是,如今天下五州已经在萧氏执掌之中,其他城池都在曹根手里,欲弃萧氏而奔曹根者,就不仔细想想他们的脑袋能不能保得住? 听萧宁这语气也不是要弃世族于不用,只不过不会再像从前一般只认世族子弟而用,更看能力。 那也不是一杆子把人全打死,这就是一个值得他们钻研的地方。世族必须想想办法,该怎么样才能解决一些问题。 一时之间还是别跟萧宁硬杠上,要是被萧宁一家子盯上了,往后再想做些什么事,只怕难如登天。 思虑周全的人,立刻老实的把嘴闭上。 “书院中的诸位,各州未至之人,萧氏可以向你们保证,只要萧氏掌权一日,绝不改取才之道。唯才是举,绝不因门第、长相、出身,而决定用不用人。绝不叫天下真正有才有德之人,明珠蒙尘。” 大好的机会,萧宁怎么能放过,趁机再向天下人昭示求贤令。 纵然面对天下人的质疑,萧氏在取才这一点也坚定不移。 不少人听得皆是精神一振,纵然新朝未建。观萧宁行事做人,纵然年纪尚幼,并不任人欺负,甚至任何想趁机欺负她的人,都被她软硬兼的反击,坚持己见。如此心智坚定之人,可遇不可求。 “书院,无类书院,想改变你的命运;想将来也像这些看不起你们的世族一样,让你们的儿孙因你们而得利;让你的后代子孙都因你而得以改变命运;请你们牢牢把握机会,凭你们的双手,你们的勤奋,成为国之栋梁。” 萧宁今日前来的目的是什么,她可从未忘记,她是要在无类书院的学子脑子里刻下一个印记:读书不仅可以改变他们的命运,更能改变他们儿孙的命运! 这条路会万分艰辛,但走向这条路后,收获会和他的付出成为正比。 有人的双眼已经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如果从前因为萧氏颁下的求贤令而萌生希望,这一刻,在学院中读书识字的人已经明白,这是一条足以改变他们命运的道路。 “必不负小娘子所望。”以盐利育人才,多少贫困人家根本难以想象有一天,他们这样的人家也能读书识字。 萧宁给了所有人公平的5年的时间,这5年,能够把握好的人,未必不能就此改变他们的命运。 萧宁希望有人能把握好这5年,通过这5年,也让她有所收获。 “敢问小娘子,如何才能如小娘子一般,将满堂内的书籍倒背如流,融会贯通?”精神上的事讨教完了,他们好奇的是,怎么向萧宁学习,如萧宁一般能将这么多书倒背如流。 “凡读120遍,背120遍,反复抄录,永不能忘。”萧宁拿出自己一直以来的学习方法,落在众人耳中,引起一片哗然。 “学习并无捷径。或有天资过人者,可过目不忘。但世上多是天资平庸者,而最后,有所成就的未必都是聪明人。天道酬勤,唯不自弃者,天必不弃。”萧宁在一众人看来,是属于天资过人的那一类人,不想私底下萧宁竟然也如此勤奋! 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在这样的年纪,竟有如此成就。 这一刻,几乎所有人已经忽略了萧宁年纪小的事实。扪心自问,他们也做不到萧宁的自制。 “有教无类。你们从书院出去,不管将来你们能不能成为国之栋梁,我都希望你们能将书院的理念传达出去,让天下更多的人知道有这样一座学院,愿意给所有人同样的机会,一个能够让你们改变命运,也能改变这个时代的机会。” 最后,萧宁用这番话总结了今天这堂课。 这堂课要说萧宁说了什么?其实说了不少,真正表达的思想,该怎么说呢?很多很杂。足够让人细细品味。 “太急了。”萧谌从听说萧宁要讲课开始,一直就想知道萧宁打算怎么上这堂课,结果萧宁上完课回来见萧谌,萧谌忍不住表达他的看法。 “倘若不从这一刻开始,让天下人知道我们的态度。将来我们做事,受到的阻力会更大。”萧宁倒不觉得有什么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