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154节 (第1/3页)
若是站在萧宁的立场,自是认为程永宜跟着南宫致远多学些,对他百利而无一害。山民一事,不过是打仗的事,一通百通,程永宜缺的不是战场上应敌之法,而是与世族周旋,洞察世族心思。 “我听小娘子的。”程永宜一向听得进劝,尤其是萧宁的劝,立刻表态。 南宫致远不由多看了程永宜几眼,其实,程永宜先前随在萧谌的身边,由萧谌教导,后来萧谌兵出徐州,将人留在雍州,这一位甚是了不起,又得萧宁另眼相待,带在身边继续教导。 程永宜,论长相甚是出众,眉宇间带着几分憨气,总是让人不由地忽视。 然于战场之上,南宫致远有幸见过程永宜奋勇杀敌时的样子,不得不赞,这是一员猛将,怪不得萧谌和萧宁都有心多加调.教。 如今,萧宁观天下,知将来的战事将少,与世族打交道,知世族之心,至关重要。程永宜若想将来无战事亦可有立足之地,便该学会他最缺少的技能:与世族交锋。 南宫致远其实也在考虑一个问题,萧宁这般用心的调.教人,仅是想多出个人才? “南宫,交给你了。”萧宁听着程永宜的选择,并不意外。不明就里,程永宜会想跟在萧宁身边,一但清楚其中利害,他知道应该如何选择的。 “小娘子放心。”南宫致远垂拱而立,将脑子乱七八槽的想法尽都甩得一干二净。 萧宁起身离去,贺遂自觉的跟上,程永宜倒是也想跟着一道去的,南宫致远一眼扫过去,程永宜想起方才他亲口答应萧宁的事,乖乖立着不动。 南宫致远看在眼里,程永宜经过萧谌和萧宁的调.教,不得不说,确实很不错,眼力劲上佳。 不,程永宜想反驳的是,自小在市井长大的人,最不可或缺的是眼力劲。 “山民不会安分等到三日。”贺遂亲眼看着萧宁如何震慑梁州世族,心知暂时梁州内的人不敢再轻举妄动,趁此机会,萧宁正好可以利用兵马强悍,震慑山民。 同时,贺遂也将对山民的了解告诉萧宁,好让萧宁心中有数。 萧宁回头问:“我们与山民可是不死不休?” 贺遂拧紧眉头道:“不算,山民下山,极少伤人害命,只抢东西。” “是以,我们与山民之间,有没有可以达成互惠互利?”萧宁询问,想从贺遂嘴里得到这方面的答案。 “小娘子不打算和山民为敌?”贺遂反问。 萧宁道:“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我愿意退一步,希望能让我们和平共处。现在该看山民的头领怎么想,他愿不愿意与我们和平共处。” 贺遂细细一品,萧宁道:“表善意,这是我们愿意与他们交好的第一步,他们若能与我们有来有往自是好事,若不愿意,战事一起,我们缺苦力。” 这话说得,贺遂一愣。萧宁断不可能将所有的打算尽都告诉贺遂,只管与贺遂道:“打,我们不怕他们;不打,那是他们识趣。” “只怕这天下人未必愿意以和为贵,小娘子想与山民他们结为好友,他们未必领情。”语言不通,许多东西都不一样,鸡同鸭讲,焉能凑在一起。 “我等有此心,不试试怎知可行不可行?”萧宁愿意一试,毕竟,她可是在红旗下长大的好孩子,56个民族是一家什么的,这是从小学的,萧宁并不认为山民不可为友。 自然,萧宁也做了最坏的打算,实在不行就只能打,打老实了,还不是想当朋友就当朋友,想杀光就杀光。 额,后面的太血腥,就是语气词,她没这么好杀。 既然萧宁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贺遂再提出反对的意见,未免不美。 但亦如贺遂预料,山民的确不是安分守己的人。 萧宁已经让人给个时间,提醒他们三日后再来,不想,他们连三日也不愿意等。 尚未入夜,这是萧宁第一日正式接手梁州,很快靠近山民的村落传来急报,山民又下山了,这回不再是之前的村落,而是另一头。 “我们有多少兵马?”萧宁一听也就明白,山民彪悍,若是想让对方好好听她的,就得把人打老实了。 贺遂听到萧宁询问旁边的黑衣玄甲有多少人,耳朵微微一动,最后又当做什么都没听见。 “2万人。”一天的时间能调集2万兵马入梁州,已然不易。 “够了。”对旁人来说,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