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进年代文苦情剧本里[八零] 第39节 (第2/4页)
姜年庆说:“那是,外公的手艺,我妹学全了。” 姜英端了一盘鱼、一碗蜜枣花生炖猪蹄,猪蹄炖的软烂,胶质全部炖了出来,老人和小孩吃都特别方便,她记得书里面说过,林春风知道刘阿婆爱吃蜜枣花生炖猪蹄,可住牛棚那几年太苦了,肉沫子都看不见一点。 有为叔过年杀了猪,姜英就把四个猪蹄都炖了,两个炖的咸口的,两个炖的甜口的。 甜口的姜英留了一半下来,另外一半给刘阿婆送去,姜英送菜过去的时候刘阿婆不在家,隔壁邻居说闻筠喊刘阿婆去她家吃年夜饭,两个人都孤孤单单,约在一起过年。 姜英问了路,找到闻筠家的小院子差点被绿意闪瞎了眼睛,院子里生机勃勃,花架子搭的层层叠叠、郁郁葱葱,一点冬天的萧瑟都没有,仿佛走进了世外桃源。 闻筠家的年夜饭正在做,不多,就四五个菜,两个人吃也够了,可是过年嘛,谁家都是满满当当一大桌子,闻筠家的年夜饭看着就有些清冷。 姜英把扣在菜盘子上的空碗拿下来,说道:“闻姨、刘阿婆,过年了给你们添两碗菜。” 闻筠晓得这菜是送给刘阿婆的,也没推辞,拿自家的盘子腾下来,刘阿婆细心,给姜英带来的碗洗干净还她。 闻筠从屋里拿出一个半斤装的铁皮罐,说道:“我自己炒制调配的花茶,不嫌弃就拿回去喝吧。” 姜英哪敢嫌弃,接过来道了谢,摸不准闻筠的脾气也不敢多留,刘阿婆把那碗炖的色泽油亮香郁的蜜枣花生猪蹄端上桌子,用公筷、公勺给闻筠盛了一小碗,她晓得闻筠是有洁癖的,就跟着闻筠的习惯用公筷。 “你尝尝,以前老林给我做过一次,我最爱吃这道菜了。” 闻筠尝了一小口,忍不住又尝了一块炖烂的猪皮,喝了一勺子甜汤,忧郁的情绪像是被蜂蜜水洗涤过,温暖舒适。 她道:“还不错,可惜呀,跟你没有血缘关系,再好也是别人家的,你就别傻乐了。” 刘阿婆早就习惯闻筠的性格,人是冷冰冰的,话也是冷冰冰的,可是村里唯一照顾她的,就只有闻筠,过年还叫她一起吃年夜饭,要知道,闻筠这个花园一般的小院子,平时都不给人进来的。 姜英这边也开始吃年夜饭,虽然是借住在林有为家里,年夜饭吃的也挺和谐,村里的年夜饭吃的都早,天没黑就开始祭祖吃饭,然后是给压岁钱。 姜年庆给有为叔家的几个孙子孙女都包了大红包,他还买了许多烟花、二踢脚,喜的几个孩子都围着他转。 另外一头,顾昌东每年的年夜饭都是在顾平津那吃了就走,不给七大姑八大姨问东问西的机会。 季墨生追出门问道:“四哥,你明天真的准备去太平湖找姜英啊,村里那么多叔伯,你咋解释你的身份?” 顾昌东考虑过了,他一个陌生的男人,跑去村里找姜英说不过去,那村里的叔伯婶娘怎么看姜英、怎么看他? 所以他并不打算进村,他可以住县招待所里,白天可以带着帐篷,去当初姜英救他上岸的地方等上一天,如果姜英这次也会去那个地方的话,他一定、一定要跟姜英说清楚,如果姜英没去那地方,他就一个人再回来。 季墨生:……“哥,所以说家里这么多兄弟姐妹,我就服你,祝你好运。” 初一大早,顾昌东登上了去皖省的火车,然后再转车去太平湖。 同时大包小包去火车站的,还有姜富海和沈曼如一家,沈曼如的娘家就在林家村,她每年正月都回去,今年把女儿带上,是沈重梅要求的。 沈曼如一看到沈重梅吓了一跳,结婚前养的白净圆润,这才几个月,就憔悴的双眼无神。 她心疼道:“钱冬香是不是拿你当佣人使唤了,秦怀忆怎么不帮你?” “妈,现在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 沈重梅说道:“上次我跟你说的那位贵人叫闻筠,这次我们回老家,一定要赢得她的好感,最好能让她回京市,对我们的帮助更大。” “那个叫闻筠的那么重要吗?”沈曼如说道:“妈打听了,闻筠是个冷心冷肺的,她儿女要接她回京,她都不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