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4章 前所未见 青玉罗盘 (第1/2页)
“通灵”和“过阴”哪个厉害? 因为对这种东西没有接触过,我暂时也没有答案。 陈阿婆是从动荡年代走过来的,她是陈家嫡传的第十七代过阴人。 陈阿婆一生未嫁,膝下也无儿无女,她也没收什么关门弟子。 当初我去雄安的时候就问过陈阿婆。 那时陈阿婆说,“后生啊,干我们走阴的一辈子都没有个朋友,更别说是枕边人了,你们道门中有五弊三缺已知天命,但最起码还是人,而我们过阴的,已经不能算是活人了.....” 直到现在,我都没有明白陈阿婆的这句话。 明明还活的好好的,为什么就不能算是活人了? 心里装着这些琐事,我两跟着这年轻人进入了占卜店。 屋子里灯光很昏暗,只能勉强看清周围人的长相。 推开内门进入内屋,我看到屋里有张木床。 床上用黑布不知道盖着个什么东西,在床角边上,正盘腿坐着一位老人。 这老人也是一身黑衣,脸上罩着一层黑布,只露出来一双眼睛,她露出来的那双手皱纹满布。 这是名老妇人,想来,应该就是混血男口中的祖母。 老妇人见我们进来后,微微动了动身,点亮了床上的一很白蜡烛。 叶琼音帮我翻译,这老人便开口了。 叶琼音听完后表情有些古怪。 稍微组织了下语言,她对我说,“文老板,这老人问你是不是东方的卦学世家。” 点点头,我说,“不是世家,是懂一点,而且刚好认识几个这方面的人。” 叶琼音又连忙帮我翻译。 老妇人浑身包裹在黑布下,她用仅露在外的眼睛盯了我半天。 说实话,我被她看的有些心里发毛。 没有在说话,老妇人摆了摆手,让他那混血孙子拿过来了一个盒子。 指了指盒子,她示意让我打开看。 我借着蜡烛的亮光,低头看了一眼这盒子。 这盒子是个圆形天地盖皮盒,盒子上面还印着一些广告标语。 慢慢抽掉圆皮盒的盖子,露出来了里面的东西。 只一瞬间,我就被这东西吸引住了目光。 盒子里的,竟然是张罗盘! 更准确点来说,是张大号的玉质罗盘! 这罗盘玉质青翠,在其周围还刻了十几道圆圈,罗盘的中心部位还有一根银针。 只有一根指针,没有分针和缝针..... 我用手摸了下罗盘边缘,入手一片冰凉,这东西,肯定是一整块天然玉石刻成的。 虽然玉料泛青,但凭我的感觉来判断,这东西肯定不是青海玉。 原因有两点。 一是因为这东西表面已经有一层油润的包浆了。 玉这东西,盘玩出来的包浆和传世自然氧化成的包浆是不同的。 玩出来的玉器包浆是,油,润,亮。 传世留下的包浆是,干,淡,透。 若是将这种传世玉器拿起来对着自然光斜看,就会发现那层包浆看不见了。 现在也有人研究出来了水晶海绵,用这东西手工慢慢擦出来的玉器,包浆老道浑厚。 但要是拿到屋外自然光下斜着看上一眼,那就露馅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因为材料。 青海料在八十年代才被发现,也就这两年稍微贵了点,头七八年都是不值钱的。 好点的料也不过几十块一斤,那时候的玉价和现在猪肉的价格差不多。 要想在玉器上形成这种传世干透淡的包浆,基本上是清早期打底,也就是最少也不会低于三百年。 青海料八十年代才发现,那这显然就对不上了。 “岫岩玉?” “不对不对,岫岩玉虽然时间够了,但是底子没有这么干净。” “独山玉的沙枣青?” “也不对啊,独山玉都是有黑点的,这罗盘底子这么干净,一个黑点我都没看见。” “更不是翡翠,玛瑙,南阳玉和天青石了。” 当下,我看着盒